400 063 2580 座机热线

15229660993 李先生

18591613009 叶先生


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信息资讯

实时掌握中药材市场脉搏,洞察行业趋势

行业动态

陈春江副省长调研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聚焦中药材市场发展

2025 / 01 / 08作者:陕西省中药协会

陈春江副省长调研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聚焦中药材市场发展

        1月7日,副省长陈春江深入西安市,就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作展开调研,旨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特别聚焦于原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恢复与整合工作。此次调研活动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雷江声,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军林,西安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,陕西省药监局副局长张宸,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孔群,陕西省农村农业厅二级巡视员郑芸萱,新城区、灞桥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多位领导陪同参与, 陕西省中药协会会长陈国良、常务副会长周进华应邀参加本次活动。 


1

深入市场调研,掌握实际情况

陈春江副省长一行先后走访鸿杏林和辰宇中药材市场。鸿杏林中药材市场药商商户云集,客流量大,是当下中药材交易的活跃之地。辰宇中药材市场则以强大的承载力、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便利的交通配套脱颖而出。

2

追溯原市场变迁,明晰发展脉络

原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,坐落于西安市新城区万寿北路311号,自1991年12月建成,占地45万平方米,拥有1000余户商户,经营品种超1600种,分北中南三区,横跨新城区与灞桥区。其批零销售网络覆盖西北5省区,还与安徽亳州、河北安国等市场紧密相连,2014年交易额达50亿元,作为全国17家持有《中药材经营许可证》的专业市场之一,曾是闻名遐迩的中药材集散中心。

 然而,2015年5月,因西安市政府关于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的决策,该市场搬迁至北三环未央区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。搬迁后,200户入驻雨润市场(现仅存6户),200户迁至灞桥区贝斯特市场,400户搬至长乐东路809库市场,众多商户歇业,部分大户独立运营。2022年809库市场拆迁后,西安市形成鸿杏林、金马、贝斯特、辰宇、雨润5个中药材市场共存格局。

3

剖析现存问题,探寻解决之道

当前,西安市中药材市场经营状况不佳。市场分散使得品牌聚集效应难以形成,总商户减至不足600户,多为个体经营,体量小,年交易额降至5亿元左右。药商们期望政府部门牵头,省市联动,重建统一的中药材市场,恢复万寿路市场规模与功能。

为解决这些问题,前期省卫健委、省药监局、省中医药局等多部门协同开展调研与研讨,形成了市场主导、省中药协会引导、中医药企业运营的轻资产运行模式。计划由中药行业协会牵头,整合5个市场资源,与汉中、安康、商洛等市合作,设立展销点、打造物流中心,并开展线上电商业务,以恢复万寿路中药材市场功能与规模。


调研意义重大,期盼全新市场崛起。


图片


此次省市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调研,将西安原“万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”的恢复、整合工作提升到了新高度。恢复和整合专业市场,不仅是大力发展秦药的迫切需要,更是全面提升陕西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,对于发挥西北中医药集散地的作用、满足全省乃至西北、西部中医药从业人员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。

在省市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,各方齐心协力,有望打造出一个全新、现代、高质量的中药材专业市场。这不仅将重振西安中药材市场的辉煌,促进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,也将为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,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陕西力量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,一个立足陕西、辐射全国的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将在古城西安绽放光彩。

免责声明:本新闻中可能包含指向其他网站或资源的链接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作者。

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62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