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十四五’中药材标杆县!留坝用新质生产力改写山区命运!
‘十四五’中药材标杆县!留坝用新质生产力改写山区命运!

(文章末尾有福利)
01
—
︱秦岭腹地的生态密码:留坝药材的“天赋基因”︱
留坝县深藏于秦岭腹地,这片森林覆盖率高达92.03%的生态高地,被誉为“中华祖脉的绿色心脏”。这里年均气温11.5℃,年降水量900-1200毫米,独特的高山温润气候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,为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。秦岭山脉的垂直气候带与原始森林生态系统,孕育了1320余种药用动植物资源,其中西洋参、猪苓、天麻等药材的品质,堪称“自然馈赠的黄金标准”。

02
—
︱道地药材的品质标杆:科学数据见证“留坝标准”︱
1.西洋参:西北第一,全国前三。留坝西洋参总皂苷含量稳定在4%左右,远超国家药典标准(≥2%),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北美、东北产区比肩的优质产区。通过林下有机种植技术,留坝已建成1060亩有机西洋参基地,年产量达200吨鲜参,产值突破1400万元。其深加工产品如西洋参茶叶、化妆品,更将传统药材推向时尚健康领域。

2.猪苓:全国六成份额的“隐形冠军”,作为全国最大的猪苓生产基地,留坝猪苓麦角甾醇含量达0.198%,严格符合《国家药典》标准。全县留存面积2万亩,年产鲜品6000吨,占据全国市场份额60%,堪称行业“定价风向标”。1410亩林下有机猪苓基地,更以“药菌轮作”模式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。

3.天麻、黄精:仿野生种植的“未来之星”,依托300亩林下有机天麻基地和规模化黄精种植,留坝采用“蜜环菌共生”仿野生技术,确保药材活性成分最大化。黄精咖啡、原浆等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,正将传统药材变为年轻人追捧的养生新宠。
天麻

黄精

03
—
1.政策赋能:国家级战略下的产业蓝图,政府出台《中药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《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》,以“双万工程”(万户参与、亩产万元)为目标,构建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利益共同体。仅2024年,已有10家龙头企业落户,带动6500户农户人均增收超3000元。
2.科技破局:攻克中药材“卡脖子”难题,与浙江理工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的“中药产业创新研究院”,成功突破西洋参连作障碍防控、猪苓蜜环菌良种选育等关键技术。1222亩种苗繁育基地年培育优质种苗1.2亿株,确保从源头把控药材品质。
3.全产业链布局:三产融合的“留坝模式”,从种苗繁育(年供种苗1.2亿株)到精深加工(西洋参化妆品、黄精原浆),再到药膳文旅融合(秦岭山珍物流园、康养旅游),留坝打造了产值4.8亿元的产业闭环。2025年规划的10亿元产值目标,将推动中药材从“土特产”升级为“大健康IP”。
【猪苓】:年产6000吨鲜品,占全国60%份额,稳居产量榜首
【西洋参】:3000亩种植面积,200吨年产量,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
【天麻】:300亩有机基地引领仿野生种植潮流
【黄精、淫羊藿】:规模化种植催生产值新增量
︱未来展望:让世界看见秦脉百草︱
随着“秦脉百草”药食同源全产业链的落地,留坝正以药食同源为突破口,将中药材融入全球大健康产业版图。从G85高速旁的现代化物流园,到各大平台里的药食同源衍生品,这片秦岭秘境正在书写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